机械-遏制商品过度包装,需要刚性的法律法规
30日,武汉市第103届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了《武汉市实行<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>办法》。该《办法》规定,产品包装物的生产应当符合产品包装技术标准。产品包装物应当优先使用易回收、易拆解、易降解、无毒无害的材料。对产品包装过度使用包装材料的,由质监部门责令生产者限期改正,逾期不改正的处5000元~30000元罚款。(7月31日汉网)商品过度包装,是指包装的耗材过量、分量太重、体积过大、本钱太高、装潢过于华丽、说词过于溢美等。如在月饼的包装中,很多采取实木、贵金属制品等等,大大增加了包装本钱。中国有个成语叫买椟还珠,来源于《韩非子》中的1个故事:1个人要卖出自己的宝珠,精心用名贵木材做了1个漂亮的盒子来装,雕花纹,镶美玉,极尽其所能宅基地拆迁如何赔偿。但是买者付完钱却只拿走了精美的盒子,退回了宝珠。如今,这个古老的故事依然每天在我们身边不断上演。追逐利润,尽可能使利润最大化,是企业的通病。因此,包装好看,价格翻番成了企业进行过度包装的主要缘由。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,把生产包装的本钱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农村房屋拆迁能强制吗。结果就是消费者花了大价钱买了无用的东西,再精美的包装终究也要成为垃圾废物。相干调查显示,我国超50%商品存在过度包装,城市生活垃圾里面有3分之1是包装性垃圾,其中1半以上属于过度包装,每年浪费4000亿元。商品包装过度是经济领域中的不正常现象,已恶化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。其实,遏制商品的过度包装,最有效的手段还得靠法律法规加以刚性束缚,使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真正做到有法可依,让背法企业遭到经济上的处罚,付出高昂的背法本钱。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先生认为,要避免过度包装泛滥,必须加大监管和惩罚力度。与此同时,要把过度包装列为商业敲诈行动,按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严厉查处,绝不迁就养奸。但是,我国现有法律规范对治理过度包装问题还存在片面性和不完全性。在国家相干法律法规仍显滞后的情况下,地方出台相干的地方法规或实行办法就显得特别迫切。遏制过度包装,不但是净化市场、保护环境的现实要求,更是厉行节俭、反对浪费的一定举措。我们乐见武汉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《武汉市实行<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>办法》,对产品包装过度的可处以5000元~30000元罚款,某种程度上讲遭遇违法征地拆迁怎么办,这对那些不肯流淌道德血液的企业具有1定的威慑作用。